腾讯:走别人的路,让别人无路可走
最初靠抄袭ICQ,开发了一款IM软件,叫做 OPEN ICQ,简称OICQ,后来被ICQ起诉,理所应当的败诉,被迫改名为QQ,原先的域名oicq.com也被迫仲裁回ICQ,这场败北却丝毫没有影响腾讯继续抄袭的动力,身在天朝上国,ICQ算什么,天高地远,能耐我何?
善于抄袭是腾讯最大的优点,在不断的抄袭中,QQ终于在中国大陆IM市场中一统江山,占据了大多数市场。
当IM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手机一样,上网必备软件的时候,腾讯马上按捺不住内心的狂热,开始了全面占领互联网之路,但一家全靠抄袭的互联网公司,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大,至少要分一杯羹。
且看近年来腾讯抄袭的杰作:QQ:抄袭ICQ,其中一些功能也抄袭了MSN、雅虎通等;拍拍:抄袭淘宝,可能有人会说,如果这样算的话,淘宝其实也抄袭了ebay,这样说也不无道理,但淘宝对ebay,只是网购概念的抄袭,在其成长过程中,有诸多开创之举,更融入了很多不同的商业理念、用户体验等,而拍拍对淘宝,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抄袭了;财付通:抄袭支付宝,此处与前面相同,不做赘述;搜搜:抄袭Google?百度?其实搜搜已经不能算抄袭了,因为它运用的完全是google的技术,而自身只有一个界面而已,换句话说,搜搜只是一个穿着马甲的google;问问:抄袭百度知道,百度虽然无耻,但从商业运营方面来讲,还有诸多创新之举,比如百度知道,就是一种很人性化与使用的网络应用,而问问完全是对百度知道的复制;搜吧:抄袭百度贴吧,与前面相同此处不做赘述;腾讯校友:直接抄袭校内网、开心网,间接抄袭facebook。腾讯游戏:目前腾讯其他几乎搜索游戏都是抄袭自其他热门游戏。还有一些其他的,暂不一一列举,如果你举出腾讯任意一项服务,我都可以马上告诉你它直接抄袭自谁,间接抄袭自谁。
纵观腾讯发展之路,几乎每一步都是靠抄袭而发展起来,互联网的进步在于创新,而一家没有创新的互联网公司,在网络上大量敛财,毫无疑问不仅不会推动互联网的发展,反而会让互联网倒退。原因很简单,你在走别人的路,让别人无路可走,那些创新的小公司,都被扼杀在摇篮里。(文/晴川) |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
但我也严重BS他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