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数据库] Amazon Aurora:面向高吞吐量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考虑

62 0
Honkers 昨天 16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目录

一、基本认知

二、分布式中的持久化

(一)复制和关联故障

(二)分片的存储

(三)可迅速恢复

三、log就是数据库

(一)写放大的负担

(二)把redo处理过程下沉到存储层 

(三)存储服务设计要点

四、log机制细节

(一)方案梗概:异步处理

(二)普通操作

提交

复制

恢复

五、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 

六、总结


干货分享,感谢您的阅读!

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数据作为新型的“石油”,正在驱动着各行各业的创新与发展。作为云计算的佼佼者,Amazon Aurora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高效的架构,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传统数据库的认知。Aurora的成功不仅在于其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性能,更在于它如何将计算与存储进行解耦,从而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。这种创新思维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,让我们反思在构建现代数据库系统时,如何更好地利用云服务的优势,优化系统架构,提升数据处理能力。

在接下来的内容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Aurora的设计考量、持久化策略以及日志机制的细节,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技术背后的理念与价值。同时,我也期待与大家分享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,共同探索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,把握机会,实现业务的突破。通过这篇文章,我希望我们能够获得启发,并在自己的项目中实现更高效的数据管理与存储方案。

一、基本认知

理解《Amazon Aurora: 面向高吞吐量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考虑》zooming对于亚马逊AWS的关系数据库服务Aurora的设计理念和架构。Aurora采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Honkers

特级红客

关注
  • 3312
    主题
  • 36
    粉丝
  • 0
    关注
这家伙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!

中国红客联盟公众号

联系站长QQ:5520533

admin@chnhonker.com
Copyright © 2001-2025 Discuz Team. Powered by Discuz! X3.5 ( 粤ICP备13060014号 )|天天打卡 本站已运行